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
「錄音室」之戀
廿五年前,我收到我首副「樂高」玩具,有個零件是錄音室的錄音帶,於是我對錄音窒結下不解之緣。直到近十多年錄音帶式微,當我在短片中見返類似轉動的錄音設備時,都會勾起當年砌玩具、錄音給親友等等回憶。
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
「二孩政策」有何影響?
對於城市的漢人,此政策幾乎全無影響,蓋城市人,不論東西方,都傾向少生,最新趨勢係頂多生一個子女,不少人甚至選擇不生,寧可領養子女或者乾脆養貓狗之類作為精神寄托。中產或以上的家庭,有盤川者,如要生兒育女,亦不少選擇去香港、澳門甚至其他國家的醫院,由於這些子女係港澳/外國籍,不受計生限制,喜歡生多少亦無所謂。
對於鄉村的漢人,此政策亦未必有太大影響,蓋不少鄉下人無節育觀念之餘,又有和「計生辦」周旋的經驗,偷生、設法「合法」地多生、甚至更改民族成份而光明正大多生有之。新政策令他們須更改民族成份的誘因減少而已。
對於少數民族,此政策幾乎無影響,因為受惠於胡鄧八十年代優惠少數民族政策,很多少數民族都一早實旋「二孩」政策,甚至對「多孩」亦有通融現象。 此政策令不少漢人更改民族成份,使漢族人口一直「減少」,至今只佔全國人口約九成。
對於鄉村的漢人,此政策亦未必有太大影響,蓋不少鄉下人無節育觀念之餘,又有和「計生辦」周旋的經驗,偷生、設法「合法」地多生、甚至更改民族成份而光明正大多生有之。新政策令他們須更改民族成份的誘因減少而已。
對於少數民族,此政策幾乎無影響,因為受惠於胡鄧八十年代優惠少數民族政策,很多少數民族都一早實旋「二孩」政策,甚至對「多孩」亦有通融現象。 此政策令不少漢人更改民族成份,使漢族人口一直「減少」,至今只佔全國人口約九成。
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
2015年8月15日 星期六
參觀太空館22週年
1993年8月15日。那天下午,風和日麗,我懷著朝聖的心情去太空館,先到天象廳看電影,接著又去展覽廳觀看各式各樣,琳瑯滿目的展品,真的令我大開眼界!
去太空館之前,有3件事,令我終於下決心要去這科學聖地:1)看了<科學常識小博士> 一書;2)看了<地球星太空船>一書;以及在2個月之前看了教育電視小六科學科<太陽系>的節目。
多謝太空館創館以來歷屆領導的努力,鼓勵「每事問」的治學態度,為我學習天文的歷程寫下重要一頁!希望太空館未來能與時並進,更上一層樓!
去太空館之前,有3件事,令我終於下決心要去這科學聖地:1)看了<科學常識小博士> 一書;2)看了<地球星太空船>一書;以及在2個月之前看了教育電視小六科學科<太陽系>的節目。
多謝太空館創館以來歷屆領導的努力,鼓勵「每事問」的治學態度,為我學習天文的歷程寫下重要一頁!希望太空館未來能與時並進,更上一層樓!
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
我曾恨自己應該生於1997年
那些年,我對董先生的各種政策,包括教育政策充滿信心,在那年10年嘗言,恨不得自己生於該年,蓋不用面對如此多功課、舊式教育的箝制。假如當真,我今日就要面對人生一大考驗--DSE--的結果。究竟我會怎樣面對這天呢?
我會是7 5**那群呢,抑或是另一群呢?
世事沒有如果。
我會是7 5**那群呢,抑或是另一群呢?
世事沒有如果。
2015年5月8日 星期五
<星際啟示錄>女兒和父親的一席對話
父親(主角)機無燃料,親身墮入黑洞以保同伴,意外為蟲洞所救,返回土星無恙,天下已過近百年,時年一百二十四歲。回到土星基地,療養兩天,出院閒逛,復見女兒,只見其老態龍鍾,兒孫滿堂。父親曰:「吾非鬼,乃爾父,久別重逢。」女兒寄語父親:「吾兒孫滿堂,此地已無你事,應退下。」父親回道:「吾可去哪地?」女兒答:「父親之女戰友獨自在遙遠天外之行星基地,默默耕耘。」父親默然,然後稱:「吾知所去處。」乃告退。
這就是「老鬼」的完美終局。不是無事可做,但父親沒有選擇留在土星基地指點江山,而是重返遙遠的深空,完成未了事......
這就是「老鬼」的完美終局。不是無事可做,但父親沒有選擇留在土星基地指點江山,而是重返遙遠的深空,完成未了事......
2015年4月4日 星期六
藍巴士(2015年第1期)
4月5日出版
香港人常以為4月4日是兒童節,實際上香港政府沒有定義何日是兒童節,而中國大陸以及國際社會(聯合國)的兒童節是定於6月1日(由1949年開始聯合國決定此日為兒童節),而外國大部份國家都不會把4月4日定為兒童節。
因此,在香港定義兒童節日子之前,不應把4月4日視為兒童節。
阮雖然沒有被日本判死刑,但也和李蔣一樣,目睹日本軍國主義在東亞的行徑。李和蔣被趕至小島,終為小島帶來起飛的機遇;但阮卻沒有為國家安排一個小島(例如富國島),致使南越全面淪亡,百姓卻苦無逃路。
今年是西貢淪陷40週年,除了為阮文紹那國家因戰爭、鬥爭而亡之冤魂哀悼外,亦要為蔣、李帶領國家頑強生存下去感到慶幸,因為在那可恨的七十年代,要令小國抵受凜冽北風,茁壯成長,誠非易事。
自出生起不久,我已開始觀看此電視節目。當我們到老人家團聚(每星期一次)、團年、過中秋、做冬的日子,甫入門口,大家圍坐電視,第一個節目必定是報新聞,大家喧鬧的情緒也暫壓下來,聚精會神地聽報導員報本港、國際的大小事。就算後來亞視改為由藝人報新聞,大家靜看電視的習慣亦不改。當看到新聞差不多報完,長輩做的飯菜已經上齊,大家便開飯了。
這是八十年代初的電視節目,雖在今日看來有點鄉土味重,但劇集描述的錦繡河山、風土人情、傳統習俗,都令人著迷。主題曲又好聽。
我在20年前開始看這個資訊節目,覺得遠比友台「城市追擊」做得出色。1995年的「解剖外星人」(適值颱風肯特襲港期間,停工停課),使我連續數星期在電視前面目不轉睛。1998年2月16日何守信等節目主持人專訪了幾名1912年4月鐵達尼號沉船生還者(二、三等艙乘客),她們親述的個人經歷,令我感到很震撼,至今印象深刻;又對市民很有教育意義,蓋日後大家沉船亦知道要盡快自救矣!
我在21年前看此歷史片,主題曲<知我無情有情> 有古意,又動人,劇情令我突然對中史科產生興趣,從而開啟我鑽研中國歷史的興趣!
「衝呀!殺呀!」20年前學校旅行日上太平山,眾同學扮三國劇情衝上山。我記得廿年前,每集<三國>都有追看,除了場面波瀾壯闊,又切合歷史事實,道具考證嚴格,對話生動有趣外,另一個極吸引我的環節,就是每日開劇前,何守信和宮雪花的清談節目,我覺得他們有談有笑,把嚴肅的歷史說得更平易近日,在忙了大半天後,確實係透心涼;馮兩努則較為認真,準備充足,講述歷史時有條有理。
這是最後一個評價甚高的亞洲電視節目(2001年播出)。號稱「陳鬼怪」的陳啟泰主持問答問題甚為出色,節目起落十分刺激,在用和不用三大錦囊之間,觀眾心跳加速,擔心拿不到最多獎金,又擔心做了錯誤決定便拿不到獎金,總體令我十分投入。
本月15日便是英國大郵輪鐵達尼號(Titanic)在大西洋沉沒,造成1500人死亡的103週年。小編不會忘記是次驚天地泣鬼神的慘劇,惟寄望世上不會再有造成人命傷亡的海難重演。
1. 所謂「兒童節」
香港人常以為4月4日是兒童節,實際上香港政府沒有定義何日是兒童節,而中國大陸以及國際社會(聯合國)的兒童節是定於6月1日(由1949年開始聯合國決定此日為兒童節),而外國大部份國家都不會把4月4日定為兒童節。
4月4日是國民政府的兒童節,邵氏因之
4月4日是民國國民政府和CCTVB(電視廣播有限公司)的兒童節。國府把此日定為兒童節,和蔣公在三十年代「新生活運動」的新政密不可分。國民政府為表示在「新中國」(沒錯,國府也用「新中國」一詞區別北洋政府的「舊中國」),兒童得到政府重視,並視兒童為國家未來希望,便設兒童節,並搞了很多兒童團體活動以作紀念,比如蔣宋美齡等人倡議的童子軍,培養中國人愛國、紀律的美德。因此,在香港定義兒童節日子之前,不應把4月4日視為兒童節。
2. 李光耀、蔣公和阮文紹
李、蔣和阮三人是東亞強人,領導國家走向小康,但強權卻又惹人非議。他們的日子、際遇有巧合,也有異:李光耀和阮文紹都在1923年出生(阮在2001年逝世,李在上月23日逝世),阮文紹在清明節出世而蔣公卻在40年前的清明節逝世。蔣公逝世之時,阮文紹的國家--越南共和國之重要軍港--金蘭灣--剛剛淪入北越之手,而阮文紹辭職後,選擇流亡台灣,參加蔣公喪事,及後移民英國,隱居十多年。李光耀在英國就學,畢生受英國文化薰陶;阮文紹受法國文化薰陶;蔣公留學日本,受到日本文化薰陶。李和蔣均曾受日本人的攻擊,蔣身為「重慶份子」之首,死罪難逃,而李亦差點被拉去槍決。阮雖然沒有被日本判死刑,但也和李蔣一樣,目睹日本軍國主義在東亞的行徑。李和蔣被趕至小島,終為小島帶來起飛的機遇;但阮卻沒有為國家安排一個小島(例如富國島),致使南越全面淪亡,百姓卻苦無逃路。
今年是西貢淪陷40週年,除了為阮文紹那國家因戰爭、鬥爭而亡之冤魂哀悼外,亦要為蔣、李帶領國家頑強生存下去感到慶幸,因為在那可恨的七十年代,要令小國抵受凜冽北風,茁壯成長,誠非易事。
3. 雜文:懷念亞洲電視(ATV)
坦白說,如果不是王征等人,我對亞視的印象不會淪落得如此快。其實,在多個免費電視台之中,我一直比較喜歡亞視,而對電視廣播有限公司(TVB)的節目幾乎毫無好感。21年前,我就批評TVB的節目太無聊,太「柴娃娃」,毫無教育意義,浪費時間(注:陶傑嘗言這也是邵氏看穿華人劣根性使然,吾人今亦不宜苛責也!),反而ATV節目甚有質素,並成為我的終身回憶,計有下列節目:甲 六點鐘新聞報導
自出生起不久,我已開始觀看此電視節目。當我們到老人家團聚(每星期一次)、團年、過中秋、做冬的日子,甫入門口,大家圍坐電視,第一個節目必定是報新聞,大家喧鬧的情緒也暫壓下來,聚精會神地聽報導員報本港、國際的大小事。就算後來亞視改為由藝人報新聞,大家靜看電視的習慣亦不改。當看到新聞差不多報完,長輩做的飯菜已經上齊,大家便開飯了。
乙 大地恩情
這是八十年代初的電視節目,雖在今日看來有點鄉土味重,但劇集描述的錦繡河山、風土人情、傳統習俗,都令人著迷。主題曲又好聽。
丙 今日睇真D
我在20年前開始看這個資訊節目,覺得遠比友台「城市追擊」做得出色。1995年的「解剖外星人」(適值颱風肯特襲港期間,停工停課),使我連續數星期在電視前面目不轉睛。1998年2月16日何守信等節目主持人專訪了幾名1912年4月鐵達尼號沉船生還者(二、三等艙乘客),她們親述的個人經歷,令我感到很震撼,至今印象深刻;又對市民很有教育意義,蓋日後大家沉船亦知道要盡快自救矣!
丁 武則天
我在21年前看此歷史片,主題曲<知我無情有情> 有古意,又動人,劇情令我突然對中史科產生興趣,從而開啟我鑽研中國歷史的興趣!
戊 三國演義
「衝呀!殺呀!」20年前學校旅行日上太平山,眾同學扮三國劇情衝上山。我記得廿年前,每集<三國>都有追看,除了場面波瀾壯闊,又切合歷史事實,道具考證嚴格,對話生動有趣外,另一個極吸引我的環節,就是每日開劇前,何守信和宮雪花的清談節目,我覺得他們有談有笑,把嚴肅的歷史說得更平易近日,在忙了大半天後,確實係透心涼;馮兩努則較為認真,準備充足,講述歷史時有條有理。
己 尋找他鄉的故事
有甚麼令我關心前社會主義國家--印度--可憐的三婆孫命運,令我格外關心印度的貧窮問題?就是17年前那套<尋找他鄉的故事>。
庚 百萬富翁
這是最後一個評價甚高的亞洲電視節目(2001年播出)。號稱「陳鬼怪」的陳啟泰主持問答問題甚為出色,節目起落十分刺激,在用和不用三大錦囊之間,觀眾心跳加速,擔心拿不到最多獎金,又擔心做了錯誤決定便拿不到獎金,總體令我十分投入。
小結
亞視(1957 - 2016)在2002年後,便每下愈況,最後台慶主題曲竟被人惡搞,亦為此台劃上不知是可憐,抑或是「可恥」的句號。4. 鐵達尼號沉沒103週年
本月15日便是英國大郵輪鐵達尼號(Titanic)在大西洋沉沒,造成1500人死亡的103週年。小編不會忘記是次驚天地泣鬼神的慘劇,惟寄望世上不會再有造成人命傷亡的海難重演。
「執笠」電視台的節目質素不一定很差
20年前,社會科老師上課時教我們本港電視台的發展,著我們回家搜集香港電視台的資料,那時,我才突然發現,香港原來曾經有三個免費電視台共存的光輝歲月。
下面這套電視劇集叫<隋唐風雲>,是一套很具教育意義的歷史片,總結華夏第二帝國--隋朝和唐朝--的盛衰起落,簡直可做中國歷史科中二級教材!它在1976年在香港播放,電視台是佳藝電視(1975.9.7 - 1978.8.22)。佳視雖然因為財政問題,永別觀眾,但相比起「一號台」眾多低俗的肥皂劇,佳視還算是上佳的電視台,這電視台倒閉,註定是香港人的損失。
下面這套電視劇集叫<隋唐風雲>,是一套很具教育意義的歷史片,總結華夏第二帝國--隋朝和唐朝--的盛衰起落,簡直可做中國歷史科中二級教材!它在1976年在香港播放,電視台是佳藝電視(1975.9.7 - 1978.8.22)。佳視雖然因為財政問題,永別觀眾,但相比起「一號台」眾多低俗的肥皂劇,佳視還算是上佳的電視台,這電視台倒閉,註定是香港人的損失。
2015年2月26日 星期四
「快樂的時光真係過得特別快嘅!」之二
過年時,我和朋友去看電影<哆啦A夢>3D版,憶配音王林先生之餘,亦不忘自己成為電影迷已有十九年矣。
十九年前,多得裝了有線電視,我開始觀看中外不同種類的電影,而每週的<壹週刊>,更促使我一度對每套在本地上畫的電影著迷不已。 壹仔影評欄目,我每週例必追看和分析,對每套戲的優劣有個基本了解,然後才去決定是否買票。例如肥肥(1945 - 2008)的<減肥旅行團>,獲壹仔評為只有50分,屬不合格,再看劇情簡介就知是爛片,不值入場一看;鬼片<龍婆>只獲65分,因此亦無甚吸引力。一般而言,當年獲壹仔評為80分或以上(有時為75分)的電影,都會吸引我入場睇。而我第一套看了壹仔影評再入場觀看的電影恰好在19年前今日(也是年初八)入場觀看的<寶貝小豬嘜>,該片老少咸宜,又獲評為80分,因此看了之後覺得物有所值。獲評為90分的<鐵達尼號>,更加一看就三次(近年再多一次),可見壹仔影評的己影響之深。
我看的另一種「戲」,也是從裝了有線電視開始,話說當年有空時,每小時的24分,都會坐在電視前,收看新聞二台的<天文台科學主任天氣報告>。這種「戲」對我影響之深,比起壹仔影評,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,一旦某天某時24分不見了這個節目,便會坐立不安。比看不到卡通片更不安。當年有線電視採用的天氣Logo,以「部份時間有陽光」的Logo最吸引我,蓋那片藍色的積雲加上橙色的太陽畫得格外美觀。加上科學主任詳細的講解,於是我便成了天氣迷矣。
快樂的時光過得特別快,藍旗變了紅旗,林先生過了身,新聞二台變為新聞台,壹仔再沒有買了,但對電影和節目的熱愛並沒有變。
十九年前,多得裝了有線電視,我開始觀看中外不同種類的電影,而每週的<壹週刊>,更促使我一度對每套在本地上畫的電影著迷不已。 壹仔影評欄目,我每週例必追看和分析,對每套戲的優劣有個基本了解,然後才去決定是否買票。例如肥肥(1945 - 2008)的<減肥旅行團>,獲壹仔評為只有50分,屬不合格,再看劇情簡介就知是爛片,不值入場一看;鬼片<龍婆>只獲65分,因此亦無甚吸引力。一般而言,當年獲壹仔評為80分或以上(有時為75分)的電影,都會吸引我入場睇。而我第一套看了壹仔影評再入場觀看的電影恰好在19年前今日(也是年初八)入場觀看的<寶貝小豬嘜>,該片老少咸宜,又獲評為80分,因此看了之後覺得物有所值。獲評為90分的<鐵達尼號>,更加一看就三次(近年再多一次),可見壹仔影評的己影響之深。
我看的另一種「戲」,也是從裝了有線電視開始,話說當年有空時,每小時的24分,都會坐在電視前,收看新聞二台的<天文台科學主任天氣報告>。這種「戲」對我影響之深,比起壹仔影評,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,一旦某天某時24分不見了這個節目,便會坐立不安。比看不到卡通片更不安。當年有線電視採用的天氣Logo,以「部份時間有陽光」的Logo最吸引我,蓋那片藍色的積雲加上橙色的太陽畫得格外美觀。加上科學主任詳細的講解,於是我便成了天氣迷矣。
快樂的時光過得特別快,藍旗變了紅旗,林先生過了身,新聞二台變為新聞台,壹仔再沒有買了,但對電影和節目的熱愛並沒有變。
2015年1月2日 星期五
訂閱:
文章 (Atom)